前不久,有关新闻媒体表露我国汽车企业代工管理办法或于2020年6月出台,将以研发投入、生产能力、销售量做为限定代工标准,这代表过去两年内展现爆发式增长的造车新势力将遭遇加快取代的危機。
据内部人士表露,已拟订的代工管理办法议案规定被代工公司须考虑下列标准:以往三年内,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最少做到40亿人民币RMB;以往2年,全世界纯电动车新能源客车销售量最少做到1.五万辆;代工合同书最少签三年,且同一地址的代工年生产能力最少做到五万辆;公司须要或达到数十亿RMB计的资本公积;数最多只有由俩家车企为其代工。
若为此标准考虑,现阶段仅有蔚来汽车一家造车新势力做到容许代工的标准,截止到2020年4月,蔚来汽车ES8从20186月宣布交货至今的总计交货量达17550辆,而威马和小鹏的交货量则各自为9185辆和3306辆。
特别注意的是,201811月20日,国家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通称《办法》)已获根据。在其中,《办法》表达:“容许具备同样生产制造资质证书的集团公司组员公司中间互相代工……容许符合要求标准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公司使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量申请办理准入条件”。现阶段代工管理办法已经拟定修定中,最后版本号或开展一定调节。
从现阶段看来,仅有威马、合众、发展前途等不可多得的造车新势力得到新能源车生产制造资质证书,从代工管理办法能够 体现,國家方面现行政策正加快新造车行业适者生存的规律。